“北國風光著此間,延安燈火照人寰”。延安,是中國紅色革命的搖籃;延安,是無數人心中永遠的圣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這里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延安精神,更成為了我黨的傳家寶,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值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華誕來臨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學習革命先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弘揚紅色精神,傳承革命傳統,中共大理中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黨支部學習考察團于6月16日——22日赴延安革命圣地開展紅色教育學習,讓大家能親身領略延安精神的內涵,去接受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車在黃土高坡上蜿蜒行駛,天高地闊、丘壑縱橫,延河水依然滾滾流淌,寶塔山依然巍峨矗立,南泥灣依然稻谷飄香,“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的詩句一下子活了。隨后的幾天里,我們瞻仰了南泥灣、北京知青舊居、楊家嶺、棗園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斗了13個春秋的延安革命遺址,時光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激情似火的革命年代。
在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我們聽到了墾荒南泥灣那個悲壯又令人產生革命浪漫情懷從而振奮的故事。深刻學習領會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南泥灣革命精神,它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在北京知青舊居,我們看到了曾經一批又一批的熱血青年滿懷著對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滿懷著對中國革命的向往,翻越千山萬水,克服重重困難,穿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奔向延安,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匯入中國革命的滾滾洪流,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知識青年報效祖國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楊家嶺是當年中央領導們主要的工作和生活場所,一間間窯洞舊址、一張張老舊照片,都在訴說著中國共產黨前輩在嚴峻形勢下追求理想的種種艱辛。聆聽了解說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們才知道,就在這樣狹孝陰暗、簡陋的窯洞里,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老一輩革命家們為了創建新中國,為了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不屈不撓、開拓進取的英雄事跡深深打動了現場每一個人的心。
在被譽為“延安的中南!、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發祥地——棗園革命舊址,我們觀看了中國首部紅色主題秀-紅秀《延安延安》,領略了革命先輩們艱苦卓絕的長征歷程。他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領導全國人民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同反動派做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革命征程!
參觀完革命圣地,支部領導們又帶領著大家一起去攀登華山,希望可以弘揚和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持續接力,走好新的長征路。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大理中運黨支部全體黨員同志在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對于黨員來說,每一次重溫入黨誓詞都是激勵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一次精神淬煉。全體黨員同志用慷慨激昂的歌聲齊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獻禮建黨100周年。一路砥礪前行跟黨走,中運黨支部全體同志齊心誦讀毛澤東七言律詩《七律•長征》。
延水悠悠,千年不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勿忘延安,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勿忘延安,這是一個響錚錚的答案。這次的延安之行帶給全體黨員的是情感上的震撼,是心靈上的洗禮,更是靈魂上的升華。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先輩開創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需要我們來攜手共建,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立足本職崗位,牢記實事求事、堅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獻禮建黨百年華誕!